江西绿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医疗一体化养老机构

详细内容

【长者闲笔】绿康食堂抚人心

俗话说得好,人间大事,吃喝二字。尤其是步入老年为了摆脱吃喝的繁杂劳累或身体抱恙了想找个可安顿的居处,首先得挑个三餐服务优质的地方。因为于年迈老人而言,生活早已删繁就简,什么旅游玩耍、 社交聚会、逛街购物……都在逐减,唯独对饮食营养和口味喜好还有考量,倘若有地方能满足这点需求,便是很大地提升老人身居此处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说句实话,我兜兜转转第二次进了绿康养老院,首先就是冲着这里的食堂来的,因为经过了比较才有了鉴别。前些日子,我们二老住进了离家近,隔壁就是三甲医院的养老院。可住了半年,就待不下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伙食不行。那里不论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怎样,统统没得选择,一律送餐,而且一周食谱基本不变。每天这“没得选”的伙食,跟我期盼的“有得选”相差甚远,当初的选择让我破防了,所以我们搬回了家。

说到底,一个养老院倘若抓不住老人的胃,哪里还能留住老人的心?

回家后,我也去考察了其他新开的养老院,也尝过他们的饭菜,也常去社区的幸福食堂吃饭,可都对那有限的品种,色淡无香的菜肴都提不起兴趣。我吃来吃去,挑挑拣拣,还是觉得绿康食堂最得我心。

按道理来说,这个建了十多年的养老院,硬件配置肯定比刚刚开业的几个新养老院要逊色一些,可架不住人家把食堂办到了老人的心坎上。这食堂有个非常重要的定位:除去成本不挣老人的钱,这一点不知道暖了多少老人的心。这也就意味着食堂伙食不仅要让老人喜欢,价格还得让老人接受。所以像我这样在别处转了一圈,又回绿康的老人不在少数。这些回头率的上涨,食堂功不可没。

于暮秋的老人而言,有一屋避雨,三餐合意,夫复何求?我们二进绿康后,这寻常的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过着,似乎有种波澜不惊的安然。以至于这一日复一日的三餐倒成了我们最热切的期盼。

今天,咱先从食堂的早餐说起吧,这里的早点最为齐全的,每天多达十多样:干的湿的,甜的咸的,蒸的煮的,煎的炸的,主食杂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老人们每天都能变换着花样买:烧饼油条配豆浆、包子花卷肉饼汤、白粥玉糕韭菜盒、南瓜酥饼软糯香……老人们买到自己喜欢的早点,一个个都笑意盈盈,满心欢喜。

中午的伙食是一天的主餐,老人和厨房都非常重视。每天此刻的食堂总是像个小集市般人声鼎沸。老者有的推着助行小车,有的捧着托盘,有序地排着队,等待着这顿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食堂的大厨和员工们也是为这餐饭费尽了心思,米饭准备了硬软两种,方便老人和员工各取所需。菜肴方面,在老人清淡少辣的十几道菜以外,还有几道适合年轻人口味的员工菜,既满足了老人的需求,又满足了无辣不欢的年轻人。更贴心的是,为了让胃口小的老人一顿饭能多吃到几种菜,食堂允许老人减近半价买小份菜。就连来探望老人的家属吃过食堂的饭菜后,也感受到了食堂员工的细心和周到。

看到老人和员工们大块朵颐,满嘴沾着油光的满足样,我仿佛嗅到了盘中的饭菜香,感觉到了味蕾的满意,感受到了绿康寻常生活里浓浓的烟火气。

这是我今天中午买的两个小份菜:丝瓜炒蛋和赣南小炒鱼,共8元。下午食堂为了适应老人的养生生活,除了饭菜照常供应,还开设了一个小面馆窗口。许多吃软食的老人,到这个窗口可买到拌粉、拌面、汤粉面和馄饨……不仅价格便宜,味道也不亚于外面的馆子店。

这是三元十个的纯肉馄饨,米粉和湿面,干拌或加骨头汤都是三元一份,实在是物美价廉。

重返绿康,我发现了绿康食堂一个最有温度的变化,就是每天增加了瓦罐盅子汤的供应,还建了微信点餐群。这个变化让长期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都觉得非常好,最抚老人心。

生活,本就该这样,它不仅仅是生存,也应该有几分品味和享受。就像品壶茗茶是种闲情,喝杯咖啡是种境界,那么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享受,是大家公认的“舌尖上的幸福”。

现在我们老人如果兴致来了,想要预订份向往的老鸭汤或清蒸一条鲑鱼,清炒份小油菜……也不是什么奢求了,只要头天微信留言,第二天就能品尝到定制菜肴。

排骨瓦罐汤6至8元一盅,老鸭山药汤也只需12元一盅,料很足。

伏天酷暑时期,食堂还常常熬好绿豆汤和白木耳汤免费给老人们吃,营造了楼道里其乐融融的集体氛围。这不,食堂又传来惊喜,赵院长把开心农场积攒到的100枚新鲜土鸡蛋煮熟,专门送给九号楼的老人们。并表示以后一栋楼一栋楼轮着送给大家免费品尝,这一关爱疼惜老人的举动大大地温暖着老人们的心。

住进绿康时间久了,平静的生活终究要回归到一蔬一饭的细水长流里。吃好每顿饭,喝好每杯水,认认真真地生活,享受晚年每一天“有得选”的愉悦和宁静。我感觉这样寻常的小日子,已是我们晚年的好日子了。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791-87390800
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